滨州李先生在视频平台点赞收获3块钱!后面却损失了5万多
近日,山东滨州一市民向笔者诉说了其遭遇电信诈骗的过程,目前警方已介入。他对自己被骗感到很气愤和后悔,他也想把自己被骗的经历说出来提醒给别人以防上当受骗!笔者告诉这位市民,他所经历的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像“金钟罩”、“终极诈骗服务号”、“滨州队长”等平台不断推送各种类型的防骗信息,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以该市民为例,笔者决定展开分析,他的被骗源自他在微信群里看到的一则“兼职招聘”信息。 过程也挺繁琐,都是像引诱鱼上钩一样,一步步把受害者套路进去!运作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典型电信诈骗的一种形式:滨州市民李先生偶然间看到一个叫做“滨州薇姐信息平台”的个人微信号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李先生在3月6日偶尔翻看朋友圈信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兼职的信息,(此微信号的朋友圈全是一些招聘和相亲信息),于是李先生试着和这“薇姐”联系并想找一份兼职的工作,“薇姐”的信息显示有招聘兼职一天300--500元不等的工作,称是“做任务”。
这个“薇姐”微信号给李先生推了另一个叫做“梦醒人散有人陪”的微信号名片,加上这个微信号后,给李先生安排了“到某音平台上关注某个博主并3个作品点赞”的任务,完成就能获取3元,李先生按照这个微信号的操作完成了任务获得了3元的回报。李先生问下一步应该怎么做,这时候这个微信号称“在亚某逊”商城上给老板抢单,让下载一个名为“Sugram畅聊版”的APP,称在上面派发任务,让加老板的微信个人号派发任务,于是李先生又加了这个所谓“老板”的微信号,这个“老板”给李先生的信息中显示就是以各种理由给“刷单”,这个“老板”微信号发来了网址,这时候李先生也有过质疑,他说这不是亚某逊官方商城的网址,“老板”称这是抢单网址。
让李先生抢单,然后再进行结算酬劳。于是李先生按照所谓的“做任务”刷了单,先让李先生登录所谓“老板”的账号(畅聊版)刷单,然后又称自己账号一个IP地址只能做一次任务,让李先生自己注册账号进行刷单,在“最后一单”转出5万多元后,却不是返回佣金,而是另一个16.4万的任务。直到这个时候,李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从加上这个所谓“老板”的微信号到被骗5.23万元,这个过程仅仅用了大约4小时的时间!李先生当晚赶紧报警求助,目前警方已介入。整个过程,而他只得到3块钱,损失5万多!
天天在传播预防诈骗的信息,却天天有上当受骗的!让人着急又无奈!另一种角度看,一定不要有盲目的贪念!不要相信天上掉馅儿饼! 笔者网上查询警方公布的信息,发现在这个叫做“Sugram畅聊版”的APP上刷单被诈骗的不计其数,而像这种类似的在一些所谓社交软件上被诈骗的案例数不胜数!网络电信诈骗无处不在,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日常预防! 这种刷单套路没有太多新意,都是通过广撒网、高佣金来吸引受害人,引诱受害人到其他聊天软件聊。通过“正规化流程”,首笔或前几笔小额订单返现,获取受害人信任。而后,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持续大额刷单,直至受害人越陷越深后彻底消失。为什么这种并不新鲜的骗局,仍旧持续不断的有人被骗?民警分析,这些受害人中,有不少社会经验不足,导致轻信和片面认识。兼职本身无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这拉低了受害群体的认知水平,参与者往往是一些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或足不出户的家庭主妇。骗子仅用看似正规的流程和高额的返现就获得受害人信任,受害人在获得报酬后开始忽视网络虚拟世界背后的不可控性以及高回报背后存在的高风险。 骗子常在几笔小额订单之后以“完成全部任务方能连本带利返款”“系统故障”“卡单”“需要激活”等借口要求受害人逐渐加大刷单金额。而大部分受害人可能只是为了拿回本金,心存侥幸被骗子诱导一步一步深陷而难以及时收手。兼职网络刷单诈骗并非是低级诈骗,而是有着专业的运作模式和完善的产业链支撑,最好的办法远离各种网络刷单,别让自己陷入各种不断迭代的套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