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观察 发表于 2022-2-10 14:39:54

【滨州风物】——滨州有座陶瓷厂,谁还有印象呢?

【滨州风物】——滨州有座陶瓷厂,谁还有印象呢?

黄河一路、渤海十七路东南角,初春的槐树林中环抱着一座残垣破壁的院落,陈旧的警卫角楼还剩一个,门窗俱无。院子北边的车间早已破烂不堪,院内杂草丛生。但是南边像是还有人居住的样子,办公楼还是原来模样,四周的厂房也粉刷成黄颜色,周边还有收拾着整整齐齐的菜畦。标志性的大烟筒依然挺立,只是在四周高耸的高楼中低矮了许多。这个小院,就是陶瓷厂。

想起当年,这座标志性大烟筒整日整夜、没白没黑冒着褐色的烟,那时侯没有高建筑,四周是村子和农田,大烟筒显得特别高。厂子主要生产那种农村使用的大缸,有大有小,古铜色的,挺重实,盛井水、腌咸菜、装粮食用处广泛。

棒槌孙、洼里于、鳌头周、马家坊、山柳杜等村虽然离这厂子不远,但是在这里上班的却寥寥无几,据说来这里上班的都是“关系人”,陶瓷厂原是杜店镇的镇办企业,效益好、工资高,所以职工都是凭关系进厂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陶瓷厂也逐渐衰退,一九九五年改制后更名为“永生福利化工厂”,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淡出了人们视野,慢慢的留一这座旧院让见证者猜想。

陶瓷厂令人津津乐道的还与一件轰动一时的凶杀案有关,八十年代中期,在厂子上班的一户人家年轻漂亮的保姆被人凶残杀害在厂门囗,经过半年多的侦破,鳌头周村的一个电工认罪伏法,但是现在说起来,许多人都说是抓错了人,屈打成招!难道真凶仍在逍遥?(猜测图18是当年小保姆遇害的地方?)

“我给恁娘X上陶瓷厂的大烟筒”这句孩提时骂人的话在当时很“流行”,那时两个人骂急眼了其中一个人用上这句,而另一位立马翻脸,提高嗓门也用上这句,来来回回互骂,直到精疲力尽声音越来越小。更有甚者,两个村的个般大孩子有了矛盾,拉开阵式,数十个小孩分两旁,伸直脖子,敞开嗓子,瞪着眼珠子嘴巴朝天一起用上这句,这边声高,那边声更高,一声高过一声,响彻云宵。

那时骂这句的孩子们现在也都五、六十岁了,他们的儿孙辈们也到了会骂人的年纪,但是,现在的孩子都不会骂人了,更不知什么是陶瓷厂。




















https://pic.app.bzonl.com/low542/20220210143901front2_0_13534_FgmZ-nRXBShNZOJlp2lGd6Yau5EK.jpg

金榜题名 发表于 2022-2-12 23:58:32

多少年了都

滨州朋友圈 发表于 2022-3-19 12:32:36

一代人的回忆

哨兵观察 发表于 2022-3-20 09:32:57

滨州朋友圈 发表于 2022-3-19 12:32
一代人的回忆

三代人:hug::hu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滨州风物】——滨州有座陶瓷厂,谁还有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