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特殊时期,
戴口罩、做防护,
不出门、不聚集,
勤洗手、勤锻炼,
不信谣、不传谣就是对抗疫的最大支持!
越是特殊时期,滨州,越是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坚定与力量。
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纷纷放下自己的小家,从四面八方赶来,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朋友圈里那些感谢的、体谅的、理解的文字,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宛如一道温暖的光。
这群最可爱的人的坚守,让我们坚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赢定了!
团结一心的滨州,永远值得你相信!
“为了患者,我们能挺住!”
作为新冠肺炎定点防治医院,滨城区市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再次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当说起这几天的状态时,医院医务科主任,院医疗救治组总指挥杨占东在接受采访时,忍不住哽咽了:“一线的工作人员最辛苦。还有苏书记,已经三天没休息了。”此时,滨城区市立医院党委书记苏洪信早已不能自已,两个泪流满面的人抱在一起,连声表示“为了患者,我们能挺住。”
滨州速度
连夜搭建成首个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3月16日,滨州市首个移动PCR方舱实验室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据了解,该方舱实验室是连夜搭建而成,包含核酸检测所要求的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PCR扩增区等三个独立的主功能区,及一个灭菌区,可以完成一站式核酸检测,单日检测量可达上万人份,可有效应对大规模人群的核酸检测需求。
为方便穿戴防护设施
爱美的姑娘毅然剪掉了长发
刘佳铭是滨城区疾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这几天,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穿戴者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检测上千管核酸样本。3月11日凌晨,累极了的她在检测间隙,躺在地上休息了片刻。感觉长发有碍于防护设备的穿戴,3月14日上午下夜班后,她毅然将长发剪掉。 警医家庭齐抗疫
三岁萌娃太懂事
3月14日晚上,执勤间隙的惠民交警大队四中队执勤辅警季丰卿接到了妻子打来的微信视频。妻子是滨州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季丰卿在疫情防控执勤,三岁的女儿在家等待着爸爸、妈妈安全回家。各自坚守在一线的夫妻俩,在视频中看到彼此。说起懂事的孩子,妻子偷偷地抹去了泪水。旁边的同事给他们打气鼓励:“一个是交警,一个是护士,都在一线,快截个屏吧……”季丰卿用山东大汉式的表达方式对妻子说:“行了,我知道了,快挂了吧!”妻子还是对他放心不下,再三说“你要是有休息的地方,别忘了跟我说声……” 他们既是夫妻又是战友,职责不同,担当相同。孩子说:“爸爸妈妈,你们一定要安全回来!”
怀有五个月身孕
依旧坚持爬楼核酸采样
马申洁是滨城区市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疫情当前,入户进行核酸采样是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马申洁正怀有五个月的身孕,穿着防护服爬到五楼都会累得呼哧大喘,即使是这样,3月14日这一天,她仍然坚持着采集完10个样本。 让一线抗疫人员吃上暖心饭
40余家餐饮商家驰援阳信翟王
第一时间赶往重点乡镇参与核酸检测的医务工作者,时间紧任务重,经常不能按时吃饭。阳信四家华莱士店负责人通过团县委工作人员,联系到翟王镇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一个小时的时间赶制400个爱心汉堡,400份爱心鸡块,由阳信县和翟王镇市场监管局的有关领导保障输送,为300多名工作者送上爱心汉堡。 一次捐出2万个口罩
爱心人士助力家乡疫情防控
3月14日,惠民县胡集镇月杨联村王店村爱心人士王浩然为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无偿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2万个。自疫情发生以来,王浩然先生时刻关注着家乡疫情防控形势进展,他表示,镇村干部奋战在抗疫一线,十分辛苦,希望这些口罩能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份安全保障,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滨州4000多名青年志愿者
踊跃投身抗疫一线
自3月11日以来,滨州各级共青团组织在疫情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积极招募青年志愿者成立青年战疫突击队。“我们发出招募公告后,青年志愿者们都很积极报名。”共青团滨州市委一名工作人员称,截至目前,已组建队伍33支,招募青年志愿者4772名。志愿者的队伍主要是由未返校大学生以及社会组织成员构成。 滨州人的朋友圈
闪烁着温暖的光
积极遵守防疫规定保持静止不添乱呼吁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并为他们为滨州送上祝福
投入疫情防控行动中
或是加入志愿队伍
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邻里间相互守望
相互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