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提示音看似小事一桩,但是也能从中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文明。去年,到蓬莱出差乘坐公交时,老年人刷卡时的提示音是“嘀,敬老卡”,就这一个小小的“敬”字,体现了烟台市公交有关部门的服务精细、周到和完美,令人倍感温馨。
回到滨州后,我就给12345和滨州公交公司打电话,建议滨州公交修改老年卡提示音。没几天,公交公司工作人员给我回复:“意见非常中肯,领导也非常重视。但是,修改提示音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我们会争取尽快修正。”可是一晃一年多了,滨州公交的提示音依然是“嘀,老年卡”。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老新闻,说的是2006年广州市修改老年卡提示音的一件小事,新闻的标题是:《老年友好型社会要从细节做起》
文章写道:“嘀,老人优惠卡”“嘀,老人免费卡”不少坐过公交的市民都对这个声音很熟悉。为做好敬老爱老工作,给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即日起,广州市公交车将“告别”此前的提示音,正式使用“叮”声作为老年人优待卡公交电子收费终端的刷卡音。
虽然这只是一个极小的改变,却如夏日里的凉风一样,让人感觉很舒服。用“叮”声来取代以前“嘀,老年卡”的提示音,更照顾老人的心理感受,尊重老人的隐私,也更有人情味。
近年来,不少城市的公交卡提示音都做了相应的改变。比如,南京用“您好”取代“老人卡”,绍兴将“老年卡”调整为“优待卡”,上海通过向社会征求意见,将“老人卡”确定为“敬老卡”……同样是敬老政策,只是在方式方法做一个小小的改变,效果却很不一样。
希望滨州有关部门,也能够向其他城市学习,将民生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在公共福利政策上,有换位思考意识,多关注受益者的尊严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政策的温暖与善意。一字之差,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文明进步象征,也是政府公共服务提质升级的具体表现。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